分类目录归档:Meteorology
[原] COM调用PowerPoint后PowerPNT.exe进程仍驻留内存的问题
前阵子一直纳闷一件事,不是写了个早上10点自动生成天气会商ppt的程序嘛,不过时好时坏。具体的说:我去维护了一下后第二天是正常的,但是第三天就又不行了。看cron的日志(顺便推荐一下nnCron Lite),程序都正常启动了,但是ppt就是没有正常生成。
像我现在写的代码一般都不会有问题了,很少需要debug;看了几遍也没问题,所以很纳闷呀很纳闷。
后来没办法,开始在程序里输出log,才发现cron运行的时候(用户是SYSTEM),第二次运行:
1 2 |
using PPT = Microsoft.Office.Interop.PowerPoint; _App = new PPT.Application(); |
这里会报COMException,真是奇怪了。
而调试的时候又是一切正常(用户是Administrator)。
最后总算捕捉到问题出现的情形:
cron运行,第一次正常产生ppt后,进程里仍驻留了PowerPNT.exe这个程序。
尽管程序是写了:
1 2 |
_App.Quit(); _App = null; |
但是进程不会退出。不退出就算了,关键在SYSTEM用户下,第二次再跑程序的时候就会报前面提到的COMException,似乎一Quit(),这个PowerPNT.exe就挂在那里了。而在有用户界面的Administrator用户下,即使上一次进程没退出,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试了两种办法,可以使功能正常:
1)暴力一点,用完直接把进程kill掉:
1 2 |
Process ps = Process.GetProcessesByName("POWERPNT.EXE")[0]; ps.Kill(); |
2)最后不写 _App.Quit() ,让进程在内存里驻留。
最后还是选了2),毕竟服务器内存有10G,一个PPT进程也就20多M,而且PPT进程一个用户只有一个,相当于preload了,呵呵。。。
回家后找了一下文章,这个确实是Microsoft的问题。希望这篇文章对遇到这个问题的朋友有用。
如下是相关地址:
PPT2000: PowerPoint 2000 Remains in Memory After Getting a Presentation and Being Closed
powerpnt.exe remains running after OLE Quit()
GetObject and CreateObject behavior of Office automation servers
[原] 珠三角航空气象工作小组第二次会议
珠三角航空气象工作小组第二次会议在珠海召开,期待未来珠三角更多的合作。
PS. 珠海真是适合生活的好地方。
[原] 自动生成天气会商PPT了
每天的例行天气会商PPT,现在由程序自动采集数据、图片,通过PowerPoint的COM功能,来自动化生成了。
[原] 向香港天文台好好学习
好久没有写blog,快过年了记个小结,2009这一年最大感受是向香港天文台好好学习。
http://www.hko.gov.hk/hkonews/A2/news-CAAC_uc.htm
[荐] 推荐RSL(Radar Software Library,雷达软件库)
各种雷达不同的格式害死人啊害死人,这个库就是为统一读取各种格式而生的。
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方便地加入其它格式的支持,我现在加入了深圳机场ADWR多普勒雷达的格式。
当然,它本身已经自带了很多格式:
HDF 1B-51 and 1C-51、Lassen (Darwin)、WSR-88d (Nexrad)、UF (Universal Format from NCAR)、SIGMET (Version 1)、SIGMET (Version 2)、McGill、TOGA、RAPIC (Berrimah)、RADTEC (SPANDAR)、EDGE …
The best feature of RSL is the ability to ingest many different RADAR data file formats with a single
library call. It can, also, read compressed files — compressed with GZIP or the older COMPRESS.
The routine is called RSL_anyformat_to_radar. You give it a filename and it will return a pointer to
a C structure called Radar. The structure Radar contains all the information found in the input file.
The structure is intended to represent a superset of all RADAR data formats.
RSL
[转] 民航气象区域预警预报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区域预警预报的作用日益突显,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民航气象系统应加强综合立体探测系统的建设,加快精细化航空数值预报系统的建设,通过加强实时探测资料的联网应用、建立航空危险天气要素预警预报模型和资料共享平台等手段,提高危险天气的预警和临近预报水平,为保障飞行安全、提高空域容量、提升运行效率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原] 模仿Google Map的FY2C实时云图平台上线~
模仿Google Map(图片切片载入在此平台不需要实现):
支持IE、Firefox等,支持鼠标移动、鼠标双击放大(左键)缩小(右键)、鼠标滚轮放大缩小
云图实时处理和发布(因为在学校内网,实时版本大家不能看到啦)
这里贴下演示地址(只有最后两个时次的图片):FY2C实时云图平台演示
[原] IDL 7.0测试截图
[转] 深圳空管站与深圳气象局将实现气象信息共享
2008-01-18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网站 http://news.carnoc.com/list/96/96297.html
近日,民航深圳空中交通管理站(以下简称“民航深圳空管站”)与深圳市气象局签订了气象数据免费共享协议,开创了全国民航系统与地方气象部门合作的先河。
民航深圳空管站与深圳市气象局双方签订协议,共同建立航空气象立体探测体系。深圳市气象局在机场周围布设了10个气象自动站,投资400多万元在机场设立了先进的风廓线雷达,将深圳市政府的应急指挥专线延伸至民航深圳空管站,保障航班安全。据介绍,在世界航空业务中,因天气造成的飞机延误,使航空公司和旅客造成的损失每年已高达数十亿美元,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损失只要正确掌握运用气象条件是可以避免的。
近年来,随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班量不断增大,雷雨、大风、低能见度等恶劣天气造成的航班延误比较多,提高恶劣天气临近预报的质量,尽可能减少航班延误,是深圳空管气象部门研究的课题。
空中的“隐形杀手”风切变,指的是在原本均衡的气流环境中突然出现的垂直增强或减弱气流,能够将飞机压低或吹翻。风切变气象如果出现在航班起飞或降落阶段,可能造成航班坠毁的灾难后果。有了风廓线雷达后,就可以准确监测和遏制风切变,改变了以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航班只能凭飞行员经验来应对风切变的状况。据民航深圳空管站气象预报室主任杨建宇介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海陆交汇点,春夏之交雷雨多发,风切变发生的几率较大。先进雷达装置的投入使用,将有效保障航班安全,使旅客更安心。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民航深圳空管站还将从深圳市气象局共享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周边共10个气象自动站的原始数据、闪电定位仪、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实时探测资料等。这些资料将被用于构建机场空域全面、立体的气象探测体系,从而更有效地防止航班延误,保障航班安全。